元宇宙中的“元”概念以及“元宇宙”概念
2021-11-29 19:03:04
  • 0
  • 0
  • 5
  • 0

元宇宙中的“元”概念以及“元宇宙”概念

作者:韩妙第

2021年11月29日星期一

一.零维性

“元”的本义是头;“元”的本义是头引申为首位、首次、开始,例如上海的复旦大学其中的“复旦”的“旦”在此处就是“零”,“零”又是“元”的意思。例如:“元旦”这一词组。通过“旦夕复夕”强调每天从“零”开始的寓意。显然,“元”被认为是任何事件、成长、发展以及变化等的开始、开端和先锋。在事物、知识领域中,“元知识”又称之为原理知识抑或根源知识,又可以称之为“根知识”,即事物、知识的根源所在。它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 - why) ”,是以反映知识“客观事物”中原理、规律、本质等最本原性质的知识。

因此,“元知识”就是溯源、追究任何事物、知识起源、根基以及发轫所在的事物、知识。所以,“元知识”在知识体系中处于最核心的事物、知识结构中,是任何事物、知识产生、变化以及发展等的出处、基础以及根源所在。

二.根源性:

“元”在中国古代被强调为根源所在。例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根,根本;源,源流;。

显然,在事物、知识之中,“元”就是一种事物、知识的根源、出处以及发轫所在。例如经济学中的《数理经济学》,作为根源性而言,《数理经济学》理论的根源就是以《经济学》理论为《数理经济学》出处,在“经济”以及“数理”这两个概念的组合中,《数理经济学》是“经济”这一概念结合“数理”这一全新领域的知识概念,形成复合以及跨界的知识,由此组合而形成《数理经济学》理论这一全新的经济学科目专业知识。

三.独立性:

“元”的最大特征在于其独立性。独立性的逻辑在于其与母体彼此间是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彼此保持一定的间隔。正是因为这种间隔而使得两者彼此有着独立的生存空间、成长逻辑以及彼此互不干扰的发展轨迹。显然,平行的并列使得双方或者第三方彼此间保持着一定的顺序、地位、等级、作用、价值、功能等状态。具体则是以矩阵的横向性来体现排名、顺序以及位置,因而在比较的时刻不分伯仲、高下以及大小。这是因为彼此间没有隶属关系。它们彼此间是以对立、对称以及对冲三种对应状态来保障多极化状态的维系。

因而在其中的“独立性”指的是能够脱离母体,卓尔不群的独立于其他组织。形成新的结构、新的组织、新的系统、新的构成、新的内涵、新的生命、新的单元、新的体系等。

四.关联性

那么作为这样的平行关系如何保持相应的关系。事实上这种相对应的关系是一个元知识、元空间抑或元组织以另一种方式进行投射、映射抑或对应。具体的形式则是以虚拟的方式在另一组织中再现其母体组织的一整套运营体系。因此,作为平行关系的实现事实上就是“莫比乌斯环”的样式,即两种独立、平行以及正常运转的不同自组织彼此间如果一定要实现转化的话,唯有通过“莫比乌斯环”这种通道抑或逻辑来实现。这是因为“莫比乌斯环”自身就具有将异度空间进行重叠,交合以及平行三种逻辑集于一身的职能。因此,能够将独立、平行以及正常运转的不同自组织糅合在一起的“莫比乌斯环”是“元宇宙”这一现象存在逻辑根基。而“莫比乌斯环”的这种逻辑则是不同事物、知识在保持独立以及平行关系的同时,又通过异度空间的投射、映射抑或对应而转化实现其彼此间的关联性。

五.自组织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 Haken认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

一般来说,组织是指系统内的有序结构或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

因此,自组织是指混沌系统在某个利益诱发、价值链作用下,形成某种具有独立耗散系统的过程、结果以及存在方式。作为自组织有简单系统、复杂系统以及巨复杂系统三种,因为一个自组织系统的简单、复杂与否,是评判其产生和保持以及发展新功能能力及其效率的依据。

六.模拟性

模拟是对真实事物或者过程的虚拟。模拟要表现出选定的物理系统或抽象系统的关键特性。模拟的关键问题包括有效信息的获取、关键特性和表现的选定、近似简化和假设的应用,以及模拟的重现度和有效性。可以认为仿真是一种重现系统外在表现的特殊的模拟。

模拟经常采用虚拟具体假想情形的方法,也经常采用数学建模的抽象方法。

模拟最初只用于物理、工程、医学、空间技术等方面。20世纪50年代之后,逐步推广到工商业管理、经济科学研究之中。现在在“元宇宙”这一虚拟社会中,模拟经常采用虚拟具体假想情形的方法,也经常采用数学建模的抽象方法。

在未来的虚拟社会中对模拟有三种不同的诉求:

①通过模拟模型去描述“元宇宙”虚拟社会的人际关系和行为,以研究“元宇宙”虚拟社会某方面的变化如何影响其他人际关系和行为;

②通过模拟模型的静态、动态以及变态虚拟社会人际关系、行为演绎进行某种参数、问题以及知识的求解,以探测模拟模型的反馈性,从而进一步预测“元宇宙”虚拟社会人际关系、行为等的组织架构;

③通过模拟模型对“元宇宙”虚拟社会中人际关系、行为可被替换的要素以及结合方式进行有目的控制的试验,观察它们未来演化的趋势,从中进行辨析并选择哪一种更好的关系建设、彼此结合以及相处策略等方式。

当然,上述三种模拟的设置前提是离不开“元宇宙”虚拟社会的创建、发展和应用。

七.生态性

生态经济简称ECO,“ECO”取自“经济的(economic)”和“生态的(ecological)”两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生态经济是指在“元宇宙”虚拟社会中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帮助虚拟社会中成员的生产、作息、学习、娱乐、研究以及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因此,将现实社会的生态经济转接到“元宇宙”的虚拟社会中,通过再现、表现以及体现等的形式在“元宇宙”的虚拟社会依赖AR/VR以及人工自能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智能科技,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元宇宙”虚拟社会环境。因此,生态经济是“元宇宙”虚拟社会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方式。

八.元宇宙定义

元宇宙中的“元”指的是一个新生事物的开始,即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开始是作为独立的一个自组织。因而在起开始的时刻是以“始元”这个词组来进行定义这一全新独立的自组织成立、衍生以及发展。这是因为“始元”是指任何新的开端或起点,并在今后具备形成一个全新的以及独立的组织关系或系统以及体系。显然,“始元”就是任何“知识点”自组织抑或“元宇宙”等事物产生、变化以及发展的单位组织,具有先锋的性质。

元宇宙的本质就在于在与现实社会平行的虚拟社会中仍然可以存在着娱乐、工作以及社交等的行为。同时由于在元宇宙中基于各种生活方式的展开,这就涉及到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以及金融性服务的产生。所以,元宇宙的本质就是提供各种各样虚拟社会中的生活、工作、娱乐、社交、学习、研究等方式。

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就是独立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社会,它的出现是基于人工智能设施等的硬件处理信息能力的不断强大,在虚拟服务器中可以存储更多的各种信息、资源以及知识。从而在此基础上使得虚拟社会中娱乐、工作以及社交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同时与之伴生的各种虚拟社会交易、金融以及逐利等各种诉求性行为也被植入虚拟社会之中。因此,将元宇宙作为生活中的语境、场景以及情景转嫁到虚拟社会之中,这就是元宇宙提供给人类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九.概念性

什么是元宇宙?

元宇宙作为一个虚拟社会的形态,基于人与人彼此关系的超强稳定而依赖各种先进的(XR)、区块链、云计算、数字孪生以及超强存储、算力以及锁定等新技术。因此,“元宇宙”作为虚拟社会而言,在其与现实社会保持相对独立并且平行运营时。其指导思想就是依托“元宇宙”平台、通证以及共享等时空语境、场景以及情景的环境,所有成员在虚拟社会中享受着娱乐、工作和社交等的便利。同时遵循耦合、兼容以及创业等虚拟社会生存原则,各成员通过虚拟性、社会性以及智能合约方式构建起彼此关系,将现实社会中生活、工作、娱乐、研究、学习等行为扩展到虚拟社会中,实现简单、简约、高效、精准以及便捷等的虚拟生活、工作、学习、社交、娱乐、研究等的作息境界。

结语:

平行宇宙是指从某个宇宙中分离出来,与原宇宙平行存在着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在这些宇宙中,也有和我们的宇宙以相同的条件诞生的宇宙,还有可能存在着和人类居住的星球相同的、或是具有相同历史的行星,也可能存在着跟人类完全相同的人。同时,在这些不同的宇宙里,事物的发展会有不同的结果:在我们的宇宙中已经灭绝的物种在另一个宇宙中可能正在不断进化,生生不息。

虚拟社会作为一个与现实社会分离的社会方式,是对人类以往以及现在社会方式的一种挑战和超越。元宇宙作为全新的虚拟社会方式,其横空出世完全是凭借人类各种先进的(XR)、区块链、云计算、数字孪生以及超强存储、算力以及锁定等新技术。因此,在构建、研究以及探索“元宇宙”的社会形态,事实上是在昭示着人类社会形态的未来发展可能性。所以,严格意义而言,元宇宙等的虚拟社会完全就是人类先驱者率先通过演化、演进以及演绎行为而构建起某种虚拟形态的自组织社会。

《元宇宙学》理论介绍

https://zhuanlan.zhihu.com/p/425432258

《元宇宙学》理论创建者:韩妙第;

微信:13311750318;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